金庸不会武功,为什么能写出15部武侠小说,奥秘在一本书上

金庸不会武功,为什么能写出15部武侠小说,奥秘在一本书上

退学后,金庸转学至衢州中学,但他的叛逆性格依旧不改。他再次撰写文章,批评学校的教导处主任欺凌学生,虽然这篇文章措辞更加谨慎,但他依然被学校记了大过,差点再度被开除。

1943年,金庸考入了重庆的中央政府大学外语系,但由于他投诉校内的国民党特务,他在大二时再次被开除。此后,金庸离开学校,投靠在重庆的表兄蒋复璁,成为中央图书馆的图书馆员。在抗战胜利后,他继续求学于东吴大学法学院,并开始在《东南日报》和《大公报》工作。1948年,他被派往香港担任《大公报》香港分社的记者,之后又转职为《新晚报》的副刊编辑。

那时,金庸与梁羽生在同一个房间、同一张桌子上工作,梁羽生已经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,而金庸仍专注于法学研究,撰写法律论文,并取得了国际法学家梅汝璈的赏识,梅向他推荐了外交部的工作机会。金庸满怀期待地前往北京,但由于不适应那里的生活,他很快辞去了外交部的工作,返回香港。

1952年,金庸回到报业,成为《新晚报》的副刊编辑,并开始尝试撰写电影剧本《绝代佳人》《兰花花》等。1959年,金庸和几位同学合资创办了《明报》,尽管创刊初期亏损严重,但金庸凭借前期小说《书剑恩仇录》《碧血剑》《射雕英雄传》等的连载,逐渐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关注。

《神雕侠侣》连载时,金庸几乎没有休息时间,每天埋头写作、修改,几乎没有时间吃饭,常常是写到半张纸就交给排版工人去排版。由于读者对这部小说的期待,很多人甚至直接跑到报社想要提前一睹为快,报纸也因此迎来了盈利。

1967年,香港爆发了“六七暴动”,金庸由于支持反抗而被迫逃亡,避难到了瑞士。1972年,48岁的金庸宣布封笔,正式告别了他心爱的武侠江湖。此后,他花费了10年的时间对自己15部武侠小说进行修订,到1981年,他完成了所有作品的最终版。

金庸的作品让他在华人世界中享有了崇高的声誉,他的创作不仅成为了当代文学的一部分,也让他跻身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。

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英雄传说,它们融合了他对理想侠客世界的想象,灵感最早来自一本名为《天方夜谭》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。这本书充满梦幻般的理想主义,展示了人民的智慧、勇气和斗争精神,深深吸引了金庸。在1954年,他尝试模仿《天方夜谭》的风格,创作出了武侠小说《书剑恩仇录》。这部小说不仅借鉴了阿拉伯故事的叙事手法,而且用奇幻的元素融入了传统中国武侠文化,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奇异又真实的江湖世界。

金庸的《雪山飞狐》采用了回溯的叙事手法,以细腻的情感刻画人物的命运和性格,这使得小说一经发表便受到读者热烈追捧。金庸一直推崇《天方夜谭》的文学风格,他认为讲故事的能力是一种天赋,能够将一个普通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。金庸自信地表示,在讲述同样的故事时,他能比别人讲得更加生动有趣。

在创作过程中,金庸不仅注重情节的曲折和扣人心弦,更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。他能够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融合,让人物在虚拟的世界里焕发光彩。比如,他在《天龙八部》《射雕英雄传》《神雕侠侣》等作品中,将历史人物的特质融入到虚构的江湖传说中,塑造出了鲜活且立体的侠客形象。

金庸的作品也特别擅长将历史人物与小说中的人物相结合。以张三丰为例,历史上的张三丰是元朝末年的一位隐士,但金庸在《倚天屠龙记》中则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深具抗元思想的武林大侠,这样的创作手法让金庸的作品充满了历史的张力。

金庸对武侠小说的理解不仅仅是展现侠士们的英勇,而是要通过他们在典型环境中的成长和性格的刻画,展现出复杂的“爱与恨”。他的小说作品中,侠义精神与浪漫爱情交织在一起,充满了理想主义和纯洁的情感,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至今仍未消失。

尽管金庸已不在人世,但他的侠客传奇却仍然延续着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,成为华人文化中的一部分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中国移动4g套餐全面解析,助你轻松选套餐
365账号限制登录不了

中国移动4g套餐全面解析,助你轻松选套餐

📅 08-08 👁️ 1471
嬪的解释
365账号限制登录不了

嬪的解释

📅 08-08 👁️ 4353
怎么用手机查看压缩包?掌握这些技巧,轻松搞定!
365bet体育比分直播

怎么用手机查看压缩包?掌握这些技巧,轻松搞定!

📅 09-07 👁️ 9770